实验简介
会计的本质功能是提供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。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不仅取决于会计信息的客观生产,而且还受到决策者如何认知和加工运用这些信息的制约。Nobel奖获得者Kahneman. Daniel(卡尼曼)提出的“前景理论”(Prospect theory) 和Richard H. Thaler(塞勒)的“心理账户”(Mental Accounting)理论,都指出人类决策过程中对信息的解读与运用受心理参照点制约,体现损失厌恶的性质;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方式具有不用的决策行为选择(即框架效应,framing effect);决策过程中决策者情绪往往产生巨大的决策成本。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机理正是心理参照点、框架效应和情绪作用的综合过程。传统的会计教学只强调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,即做账与做表,对会计在决策中的作用机理无法提供知识展示和教学,基于做账和做表的传统会计实验也无法满足这一教学要求。反映会计决策有用性效果的投资过程需要垫付资金,且操作不可逆。会计信息在决策中的作用机理是认识会计本质功能的基础,也是本项目在会计学科乃至工商管理学科教学中的价值所在。本虚拟仿真实验项目,是结合Nobel奖获得者卡尼曼和塞勒的理论工作与实验方法,由项目组自身的科研成果转化而成。兄弟院校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安排,开设为2~4课时不等的实验教学项目。
-
实验内容
(1)会计信息性质实验
通过拟被投资企业连续两年会计指标及其变化,判断会计信息的“利好”或”利空“,即好消息或坏消息。
(2)本地偏好实验
通过检测学生的本地偏好(即与家乡或生活地的情感纽带),把学生分为两组(本地组和非本地组,突出地域特点(以省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单位),然后让学生根据企业资料和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,掌握地域情感(即情绪)对投资决策的影响。
(3)会计信息可读性实验
通过软件更换企业名称和企业所在地,重新提供上述资料,把文字描述的年度会计指标更换为表格表示的会计指标,增强会计信息可读性,重新进行投资决策。掌握会计信息可读性对投资决策的影响。
(4)会计信息语调实验
在提供年度会计指标的基础上,分别用客观口气和激进口气,描述会计指标的年度变化,再次让学生进行投资决策实验,掌握会计信息语调对投资决策的影响。